這大概是在台北土生土長的悲哀
當我跟朱老師說"我從來沒有硿窯過..."
她雖然說著"好可憐喔~"卻是一臉鄙棄(="=)
大陳老師因為上學年的班級玩了"沙和土"的方案
帶了小朋友玩過硿窯
寒假時特地找一天邀我們幾位同事一起去八里體驗
"老阡坑觀光果園"有一個體驗硿窯的場所
於是我可是懷著興奮的心情一直期待著...
(因此當天早上5:30就醒了還被嘲笑像小學生去郊遊...)
路途淆遠=>關渡捷運站=>40分鐘公車=>20分鐘步行
再加上搞不太清楚路線白走許多冤枉路(大陳老師上次是遊覽車載來的)
不過當我終於看到硿窯的地方時
儘管天氣再冷 一切都是值得的~
我就要開始我的人生第一次阿阿阿阿~~~
比較可惜(或是幸運?)的是最困難的窯門和窯洞已經是現成的了
當時還有點感嘆沒辦法從頭體驗
(事後證明老闆是英明的,如果讓我們從頭搞起,肯定會是一次失敗的硿窯)
在我們一群人七手八腳老半天還堆不出成型的窯時
老闆莊阿伯看不下去了 果然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阿~
原來硿窯可不是簡單的小孩子把戲
除了目前都市中難以找到的略帶黏性的特殊土才成之外
還有各種堆石塊必須注意和掌握的技巧
當然啦~我是一樣都沒學起來~
對我這個都市土包子是每個步驟都想嘗試
然後又被趕開的不斷循環(只是來亂的而已)
對其他南部長大的同事卻是只想"不勞而獲"的旁觀
(因為他們小時候已經玩到不想玩拉~~~)
莊阿伯就順便用稻草梗幫我們把窯點火
接下來就是準備食材
我們選擇要硿的食物是地瓜、雞蛋和土雞
其中土雞店家已經幫忙處理好所以我沒得玩
地瓜只是包報紙然後浸水沾濕的簡單步驟
最好玩的是製作恐龍蛋阿~~~
步驟:雞蛋用衛生紙小心包好=>裹上一層厚厚的爛泥=>搓成圓球狀後用一些乾沙土固定
當這些很大的恐龍蛋堆在一起時
整個硿窯場地活像一個恐龍考古場阿!
要等到石塊轉紅才可以把食物放進去
這期間要不斷的添柴(其實是竹子)
大部分時間都是朱老師在顧窯火
我只是插花假裝一下...
等到土窯已經變得像這樣美麗就可以進行下一步囉~
先拿上端的土塊把窯洞口塞住
然後最下層放入最難熟的土雞
在土雞的周圍和上方接續的是包著濕報紙的地瓜
下一歩要再拿幾塊燒紅的土塊鋪放在食物上方
最後才放上恐龍蛋
最後用沙土覆蓋住整個窯
可是要蓋到一點煙都冒不出來才行呦~
千萬不要忘記了窯洞口也要蓋住
必要時可以拿一些濕泥幫助完全封閉洞口
接下來就是1.5小時漫長的等待(好餓喔~~~)
我們只好到農場附近晃晃或是聊天打屁吃零嘴殺時間
然後期待的一刻終於來了!!!開窯囉~~~
先現身的是有點裂開的恐龍蛋
看我敲敲破恐龍蛋露出雪白無暇的雞蛋~
然後是地瓜和土雞
終於可以吃啦~~~~
有多好吃就不用贅述啦!!!
耶!!!開心的人生第一次硿窯~~~
放幾張食物照給你們留一下口水
- Jan 30 Wed 2008 10:23
人生第一次的硿窯~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